毕振山
在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到期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等关税”实施日期推迟到8月1日。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宣布从8月1日起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上述举措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施压相关国家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美方此举不仅将破坏国际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也将给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同一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他写给日、韩等多国领导人的信函,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国家征收25%到40%不等的关税。
7月8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表示,8月1日实施关税的日期“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变”。特朗普当天还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同时打算对药品、半导体以及其他多个特定行业征收新的关税。
对于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表态,相关国家纷纷表示不满。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对美国再度提高关税感到“非常遗憾”。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认为,美国对南非产品征收30%的关税“不合理”。马来西亚方面也表示美国的单边主义措施将干扰两国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特朗普首次推迟“对等关税”实施日期,也不是美国关税政策首次朝令夕改。特朗普最初宣布开征“对等关税”的时间是4月2日,4月9日又宣布将征收“对等关税”的日期推迟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这次特朗普不仅再次推迟“对等关税”实施日期,还提高了针对部分国家的关税。
有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给其他国家的信函不是其关于关税问题的最终决定,而是这场关税闹剧的又一集。也有媒体指出,此举将延长企业和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关税信函和“对等关税”延期实际上形成“组合拳”,其所选择的国家很有针对性,多是与美国贸易关系密切且至今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3个多月来,美国与多数国家的贸易谈判进展艰难。例如,日本和韩国是美国的盟友,却不愿在贸易方面向美国妥协,美国因此想要进一步向其施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国鼎认为,特朗普政府之所以一再推迟关税截止日期,其实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美国的加征关税行为违背国际贸易发展潮流,损人不利己,自然会遭到全球很多国家的反对,这就导致谈判遇到挫折。当然,这可能也在特朗普的预期之内。特朗普政府把国际贸易问题当作交易,在谈判过程中讲究所谓策略,先提高要价再在谈判中适当降低要价,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特朗普政府继续加征关税的行为引发美国社会担忧。美国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关税将拉高美国的通胀,从长期看带来的经济损失将大于关税收入。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合设机构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汉密尔顿8日表示,美国日前宣布对他国新关税、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等决定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损害世界经济,最贫困国家或将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美国和相关国家的贸易谈判有了更多时间,但这些国家恐怕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美方在谈判中提到的很多要求其实都涉及相关国家的切身利益,并威胁其整体经济,如果这些国家的政府屈服,可能会引发民意反对。截至目前,日本、印度、欧盟等方面均强调将在谈判中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排除美国今后继续推迟施加关税的期限。
吴国鼎认为,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是对国际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美国可能会从本轮加税中相对获得一些利益,并损害其他相关国家的利益,这反映了当今世界仍然存在恃强凌弱的现象,丛林法则依然存在。尽管一些国家可能缺少足够实力对美国进行反制,但随着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美国今后也很难再为所欲为。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